產品列表
注塑知識
2025/9/24 17:52:24
目前位置:
首頁
/
注塑知識
熱塑性復合材料及其應用
熱塑性復合材料是以熱塑性聚合物為基體,與增強材料(如玻璃纖維、碳纖維或芳綸纖維等)通過特定工藝復合而成的一類先進復合材料,具有密度低,比強度高,耐化學性能好,生產周期短、生產效率高,環保可回收等優異特性,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、軌道交通、體育休閑、電子電器、醫療器械、航空航天等領域,是復合材料行業開發的熱點。
熱塑性復合材料由兩部分組成:熱塑性塑料基材和纖維增強材料(通常是碳纖維或玻璃纖維),是兩部分材料優勢的結合體。
熱塑性聚合物基體
幾乎所有的熱塑性聚合物都可以用作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基材,包括通用塑料如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,常用工程塑料聚酰胺(PA)、聚碳酸酯(PC)、聚苯硫醚(PPS)等,也可以是聚醚醚酮(PEEK)、聚醚酰亞胺(PEI)等特種工程塑料。
其中,通用塑料,成本較低,應用廣泛;工程塑料性能更好,可用于要求更高的場合;而特種工程塑料通常具有極高的耐溫性、強度和化學穩定性,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。通常,性能較高的聚合物成本較高,反之亦然。
熱塑性聚合物可反復熔融,加工成型,環保可回收。但也存在粘度高、流動性差,對纖維浸潤不完全等問題。此外,高性能熱塑性聚合物(如PEEK),需要施加高加工溫度和壓力才能成型和固結。
增強纖維
熱塑性復合材料可采用的增強纖維包括玻璃纖維(GF)、碳纖維(CF)、芳綸纖維(AF)、玄武巖纖維(BF)、天然纖維(亞麻、苧麻等),它們為復合材料提供極高的強度和模量。
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性能不僅取決于樹脂基體和增強纖維的特性,還與纖維的增強方式密切相關。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增強方式包括短纖維(0.2-0.6mm)、長纖維(約20mm)及連續纖維三類,連續/非連續纖維的長徑比(l/d)決定了材料的力學性能。而材料的加工方法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纖維長度,以及加工參數(例如工藝引起的剪切力和所選溫度),對于短纖維和長纖維,可采用注塑成型等高剪切工藝;對于連續纖維,則更適合采用預成型、熔體浸漬、預浸料或纖維與聚合物混編等工藝。
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性能優勢
與傳統的熱固性復合材料相比,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以下優點:
◆韌性好,抗沖擊性強,受到沖擊時不易開裂;
◆循環周期短,生產效率高,非常適合快速沖壓、注塑成型等大批量生產工藝,生產效率遠高于需要長時間固化的熱固性材料;
◆可回收和再加工,邊角料、廢舊零件可以被粉碎、重新加熱熔融,然后再次成型為新的產品,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;
◆預浸料(預先浸漬了樹脂的增強材料)在室溫下不會發生化學反應,可以無限期儲存,無需冷藏,便于運輸和管理;
◆化學穩定性好,通常具有更好的耐腐蝕性和耐疲勞性;
◆可焊接性,兩個熱塑性復合材料部件可以通過加熱熔融的方式焊接在一起,而無需使用膠粘劑或機械連接件;
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應用領域
熱塑性復合材料憑借其高韌性、生產效率快、可回收等突出優勢,正在越來越多地取代傳統金屬和熱固性復合材料,成為汽車制造、航空航天、電子電氣、醫療器械、軌道交通等領域實現輕量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材料。
◆汽車工業:內外飾件及結構件,如前端模塊、電池托架、座椅骨架、底盤護板、車門模塊、格柵等。
◆體育休閑:滑雪板、自行車架、頭盔、釣魚竿、運動鞋等。
◆航空航天:飛機艙門、機翼前緣、升降舵、內飾板等。
◆電子電氣:設備殼體、連接器等。
◆其他:無人機、機器人結構件等。

